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及宏观政策走向——韩保江

发布时间:2015-11-14

中国经济目前已经进入了“新常态”模式,“新常态”是什么,怎么理解“新常态”,在“新常态”的条件下,下一步中国的政策该如何选择,这既是一个宏观层面的问题,也和大家周边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谈到中国经济的“新常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分析今年以来更长时期中国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的时候提出的一个新的话题。目前中国经济处于一个三期叠加的新时期。其一是结构调整阵痛期,过去中国经济的发展是通过数量扩张、特别是靠一些传统产业扩张发展的,这样一种发展模式走到今天已到了举步维艰的困境,因为支撑过去快速发展的传统红利条件已基本不具备,因此传统红利支撑的规模扩张性增长、高速增长已被淘汰,下一步中国经济该怎么走,很显然调结构、转方式是一个基本路径。但调结构、转方式对于现阶段的社会情况是一个非常痛苦的选择,对于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利益都造成了剧烈的影响。对于这样的阵痛,总书记讲了:“早调整比晚调整好,早痛苦比晚痛苦代价更小。”因此,我们说整个中国经济正处于很痛苦的时期。其二是换挡减速期,由于老的经营模式、老的管理方式对经济增长已没有了支撑条件,所以中国经济增长不得不减速。过去支撑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依靠的是传统红利,首先是廉价劳动力支撑过去的制造业、加工业、传统工业的发展,而今天廉价劳动力的风光已不再存在。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利润非常低,像刀片一样薄。过去由低工资、廉价劳动力支撑的各种产业都面临着转型、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其次土地、矿山的出让也是过去红利的支撑基础,地方政府过去曾经为了招商,向投资商大把出让政策优惠,以促进各地经济的快速增长。目前由于依法治国方针路线的提出,由政府提供的政策红利,特别是土地红利已趋于零,无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最后是污染排放问题,过去各个生产企业大量的排放、大量的污染交给了社会,让社会负担治理工作。政府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格的法律去保护环境,去维护生态资源的安全,是我们未来不可绕过的天花板。更重要的是过去市场活力的释放、自由经济的释放调动的积极性,三十多年来好改的都已经改完了,目前需要改的都是很难改的问题,我们的体制给发展留下的空间也不大,所以中国经济不得不告别高速增长的时代。目前中国的经济就像马拉松比赛,前半程的高速发展让我们透支了很多,要想跑完后半程不仅要养精更要固稳,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经济已进入换挡减速期。其三是前一时期扩张性投资政策效果消化期,前几年金融危机带来的依靠投资刺激经济,靠扩张性政策刺激经济的路子已经走不通,当时四万亿的投入确实解决了一些经济问题,但遗留了大量的不得不消化的负担,甚至痛苦。因此,在三期叠加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头就被总书记界定为“新常态”,对于新常态到底是什么样的表现,怎么看待新常态,新常态是短期问题还是长期问题,新常态很大程度就不得不接受由传统方式已不能支持经济高速增长这一发展现状,所以过去高歌猛进、高速增长的途径也不会再来。

新常态的具体表现为:

一、    物价低迷,通缩的威胁在加大

过去一段时间我国的CPI一直处于高增长阶段,而目前CPI已持续下行。物价低固然好,但物价低对经济发展、对消费并不一定是好事。从发展来看,物价水平偏低必然导致用于投资、用于生产的生产资料价格偏低。而劳动成本上升,各种材料成本上升,生产资料的价格、产品的价格却在下降,意味着企业利润的减少。物价太低导致企业利润减少,就会影响到企业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的积极性。从消费来讲,物价过低的情况会造成老百姓消费谨慎,需求谨慎。投资减少、消费减少,所以物价低带来的是恶性循环而不是良性循环。因此中国经济从物价的角度来看,有陷入恶性循环的危险,从预测的趋势来看,中国的物价还会处于持续走低的过程。

二、    消费低迷,工业增长乏力

由于消费市场的低迷,就会波及到生产领域,就会使生产消费、生产过程低迷。目前钢铁、煤炭价格在下降,整个工业增长处在低谷,工业增长乏力已是明显特征。工业低迷是整个中国经济面临的极为困难的问题。目前中国工业状况非常糟糕,40余个行业中36个行业的主营业务是下降的,在这36个行业中26个行业的主营业务利润是下降的。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带来的投资无回报,是工业发展滞后或低迷的主要原因。

三、    投资增速显著回落,投资驱动力减弱

投资始终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是中国经济发展“三驾马车”的主要力量。投资目前处于低速增长阶段,并持续下滑,在中国经济增速两位数时期投资年增长率平均30%以上,而目前投资年增长率在15%左右。过去国家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时,地方投资纷纷跟进,而目前的状况是国家投资在加大,地方投资萎缩或停滞,导致了投资增长比例不断下降。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力明显下降,投资支撑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已经一去不复返。

四、    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长缓慢,消费增长乏力

投资与消费是相辅相成的,是互相影响的。消费者对于未来收入的预期悲观的话,将会减少消费,保存消费力,进而减缓全社会的消费增长。目前全国社会消费平均增长率约为11%,而08年社会平均消费增长率为19%以上。从商业形态上来看,除去超市以外,大部分专业商店的销售额都处于下跌状态,珠宝也属于专业商店范畴之内。

五、    进出口略有改善,但外需动力仍显不足

国际经济环境略有改善,但消费激情并没有明显增长,远还没有达到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六、    经济景气指数低迷,宏观经济走势胶着

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势如何,并不乐观。预测2014年中国的经济增速如达到7.4%已是最佳结果,预计2015年两会对中国经济增速目标会定在7%左右。

目前经济形势不好,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全球的问题。这场百年一遇的经济大危机对世界的破坏是深远的,它不仅调整了、影响了世界格局,关键还动摇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原始动力。美国经济曾经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虽然美国的失业率在下降,景气指数在上升,但是发现美国的制造业景气指数也是从高位在回调,特别是靠量化宽松政策给美国所带来的刺激经济的兴奋剂药效已逐渐消失。明年随着量化宽松的退出,随着美国刺激政策的退出,由量化宽松退出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副作用还会进一步体现。欧洲的情况同样不可乐观,欧洲经济虽然已经开始复苏,但复苏速度极其缓慢,远未形成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的能力,并且欧洲由于债务危机的影响还有再次衰退的危险。欧洲创造的GDP占全球GDP的25%,但是欧洲的福利支出占全球福利支出的50%,过大的福利制度将会给欧洲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负担。日本的经济形势同样不容乐观,日本已在过去的20年中经济零增长,无法找到有效的办法提升经济发展。日本经济有三个死穴:其一,日本是一个严重缺乏资源的国家,过去42年快速发展已透支了国家资源,无法再造辉煌;其二,日本产业空境化,制造业基地、车间都在境外,无法充分实现经济发展;其三,日本人口结构严重失调,老年人很多,年轻人很少,医疗负担巨大,福利负担巨大,劳动力极其短缺。日本也通过量化宽松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和结构性改革三项政策对经济实施刺激,但收效甚微。

传统金融杠杆对欧美日经济的撬动作用已不明显,这些国家的存款利率已经接近于零,经济发展动力严重不足。各方专家认为欧美日经济的提升需要新型产业革命、新的刺激经济亮点的出现,如果没有,世界经济将可能会低位运行常态化。中国经济常态化与世界经济低迷增长常态化是一致的,更何况我国的经济增速已是高速的,因此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了不明朗的状态,同样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速也并不明朗。

从中国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的经济增速维持在7%可至少维持20年,主要原因有:1、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还处于中期发展阶段;2、居民收入增加和消费结构升级,市场空间巨大;3、高存储率,资本充足;4、人力资源丰富;5、社会稳定。

基于以上五点原因,中国仍然可以在世界经济领域中领跑很多年,但能否稳定的增长取决于能否有效的化解当前社会结构中存在的六大矛盾。这六大矛盾有:1、城乡二元结构失衡,“三农”矛盾突出;2、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区域协调发展矛盾突出;3、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分配与民生矛盾突出,社会不稳定的风险增加;4、人与自然发展不平衡,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能力下降的矛盾突出;5、经济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低,发展方式粗放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低下的矛盾突出;6、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不平衡,内需不足与过度依赖国际市场导致经济脆弱性增加的矛盾突出。

中国经济已不可能依靠量的扩张来实现经济增长,需要通过转方式、调结构等重要措施保障中国经济稳中求进,构成了中央新时期的发展思路。新时期的中国经济主要通过调结构和推进改革,促进结构优化,使中国经济形成自身的优质机构,真正冲破利益集团和部门控制。新时期下的中国经济发展策略为稳中求进,不搞强刺激,坚持区间调控目标,给结构调整和优化留出空间。具体措施有:1、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夯实“三农基础”,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2、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过剩产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素质;3、着力防范债务风险,防止中国式主权债务危机爆发;4、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中西部经济发展和老工业基地振兴步伐;5、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6、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7、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8、扩大内陆开放;9、推动重要领域改革取得突破,释放改革这一最大的红利。

   要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落到实处,将制约着中国发展,制约着社会活力迸发的屏障去除。相信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集聚民智,真正认识到中国经济存在的深层矛盾,下决心将病灶割掉,中国的经济才能恢复其健康的本质。


在线咨询

扫描二维码
了解服务详情